首页 > 学位管理 > 学位点介绍 > 正文

公共卫生学院(学科专业代码1053、1004)硕士学位点简介

发布时间:2025-09-05 来源:

一、学院简介

蚌埠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8年建校伊始,成立了卫生学教研室和流行病学教研室,2001年成立预防医学系,2016年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2021年学院获批安徽省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单位,2022年作为结对学院参加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国家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序列。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其中预防医学专业、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为安徽省特色专业、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预防医学专业还入选了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专业服务安徽省新兴产业项目。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秉承笃学、精业、修德、厚生的校训,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为国家培养了近3000名本硕公共卫生专业人才。

二、学位点概况

学院研究生教育始于2014年,学科点现为学校优势学科、安徽省紧缺人才储才专项计划承担单位、省级公共卫生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学科点现有2个硕士学位点。公共卫生(1053)专业硕士类别2014年获批,设有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儿保健与人口健康、社区卫生与健康促进等研究方向。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4)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批,设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等二级学科研究方向。

三、导师介绍

学位点实施责任导师和实践导师双导师制培养,着力推行了学校+医院+疾控交叉融合学科建设模式,逐步打造开放、多元、教学与科研并重的高水平导师团队,建设了一支以长江学者、全国知名教授为代表的优秀导师团队。

学院与清华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健康学院、海南医科大学国际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淮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蚌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蚌埠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并遴选了优秀的合作导师。导师学科领域涵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环境与健康、儿少卫生、流行病学、统计学、社区健康与行为学)、临床医学(传染病学、心血管病、儿科学、肿瘤科、营养科等)、心理学、计算机工程学、卫生管理学、检验医学、茶学、食品工程、地球物理学等。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0人,博士学位占比53.3%。行业导师49人,正高19人,副高24人,博士占39.53%。专任师资队伍中,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高水平导师1人,省优秀青年导师1人,省师德标兵1人,省教坛新秀2人,省优秀青年人才骨干国外访学人才5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1,校级512人才5人,专任导师和行业导师队伍里,有省五一劳动奖、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省预防医学会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省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等15人次。

导师团队科研成果丰硕,近5年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在内的课题60多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4篇,其中SCI论文148篇。

四、生源与就业

本学位点研究生生源数量、质量不断提升,现有在校生153人。毕业生论文盲审通过率100%,学位授予率100%,就业率达95%,论文抽检合格率100%。就业单位有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甲医院、妇幼保健院、高校等,就业地区多分布在安徽、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

五、学院文化

学校重视文化建设,建有校史馆、人体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文化广场等文体场所,开办了各类学术论坛,还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院建有公共卫生与健康论坛、全民营养周等文化品牌以及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学位点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壁报展示。研究生中5年累计28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牵头团队获教育部领航计划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一等奖